谈到为何要拍《触不可及》赵宝刚导演说“我一直想怕一部电影,是那种戳人心窝子的,让人看完特别有感触的。”其实对于“戳心窝子”和让人“有感触”这两件事儿而言,赵宝刚导演实在是太拿手了,从当年的《渴望》(挂名导播)、《过把瘾》、《编辑部的故事》到海岩三部曲《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儿、《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再到青春三部曲《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一部比一部戳心窝子,一部比一部让人有感触。
你可能会忘记《渴望》中宋大成和刘慧芳之间的旷世纯爱,你可能记不得《过把瘾》中杜梅和方言爱到何等缠绵爆裂,你也可能想不起《编辑部的故事中》李东宝对戈玲是多么一往情深,但你一定会记得肖童和欧庆春,更会时不时想起陆涛、夏琳和米莱,甚至常常把那些任性“作女”直接统称为杨晓芸,“重走青春路”这句口号甚至改变过你对人生的想法和态度。
如果某人说他的人生观、爱情观的形成,基本仰仗于赵宝刚的电视剧,我一点儿都不会觉得惊讶,应该有很多人就是这样一路看着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一路长大的,剧中那些那男女女的爱情故事或缠绵悱恻、感人至深或青春洋溢、反应时代潮流,无数人在剧中找到共鸣、获益良多。耳顺之年,赵宝刚导演终于拍出导演处女作《触不可及》,乍一看,这电影格局很大,时间跨越近70年,历史背景庞大,从1927年四一二政变开始一直写到上世纪90年代,中间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故事内容丰富包含谍战、反特、动作、悬系、爱情、舞蹈等诸多元素。
赵宝刚导演第一次出手,手里摆出的这幅牌面就是一部国产主旋律谍战爱情悬疑大片,加上几位实力派演员的加盟,这副牌可谓是华丽至极,按常理来讲,有这幅好牌在手就应该打出霸气,打出气势。谍战要反复铺陈,要多悬疑有多悬疑;正面人物智勇双全,始终游走在刀锋边缘,即使没有力敌千钧的豪迈,也要风流倜傥,足智多谋;反派要狡猾凶恶,要对正面人物形成巨大威慑,几近不可战胜;爱情要纠结缠绵,要多腻歪有多捏握;当然最重要的,鬼子的出现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死的凄惨,死的离奇。
如果真如如上所诉,那么《触不可及》就是只是一部看上去华丽的电影而已,却不是赵宝刚的电影,正如导演所说他要拍是一部能够触动人心的电影,于是他按照自己的思路调配各种元素所占的,突出重点,弱化细枝末节,把看似庞大而杂乱的故事线索变得清晰明了而又不失味道。与其贪多求全,不如抓住重点。虽然“谍战“戏码吸引眼球,动作枪战痛快过瘾,家国情仇让人热血沸腾,但唯有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才会让所有观众刻骨铭心,爱情的美好、爱情的伟大、爱情的坚贞、爱情的历久铭心,才是赵宝刚导演要在这部电影中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怀,那些庞大的历史背景、复杂的社会环境,不过是爱情故事的陪衬而已,即使一个人能够在双重身份和家国大义之间游刃有余吗,但当其面对爱情时依然会不知所措,纵使你得救了整个国家,对得起整个民族,但在爱情面前你依然是一个失败者,那一步之遥的爱情故事是所有人挥之不去的遗憾。一个男人就这样爱了这个女人一辈子,虽然他们从不曾生活在一起,但这爱在男人心里存了一辈子,那些信仰和主义也许会在某一瞬间坍塌,但这爱情却永远不会,这是人类之间情感的精华所在,所谓的海枯石烂,也许就是铭记一个人一辈子吧。
中国人的爱情观里,一直有着这种从一而终的传统,《触不可及》这种对爱情单纯的坚守是符合这种传统的。这也许就是赵宝刚对待爱情的独特情怀,如果说在电视剧中他一直在讲述别人的爱情故事,那么《触不可及》给了他一次最自由的表达自己爱情观的机会。一个60岁的人,还能对爱情有如此执着和单纯的观感,这本身就是一件挺让人感动的事情。
《触不可及》这部电影的动人之处,不在于其考究的镜头设计、动听的背景音乐、考究的布景道具、而在于导演对于自己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态度的贯穿始终的坚持,一起编排和铺陈都是为了突出爱情的真挚和美好,以及命运弄人所带来的一步之遥的遗憾。一首曲子婉转动人,乐曲背后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片中男女主角几次共舞,情绪都有所递进,舞蹈成为了两个人示爱的仪式,虽不及《色戒》中的仪式那般赤裸,但在叙事上的作用几乎是相同的。舞曲串起了整个故事,见证了一段曲折的爱情故事是多么婉转动人。
遥想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爱情是多么奢侈的一件艺术品,远远观赏已经让人激动不已,更别说能在性命攸关的环境下与自己心爱的人共舞一曲,这种浪漫需要何等的气度,而这种险境中的唯美和浪漫正是赵宝刚导演所要呈现的。把残酷的时代背景弱化,用一种浪漫主义的方法来展现时代、歌颂爱情。一想到战争,你的第一反应是血腥、杀戮和伤痛,那么那些被战争摧毁的爱情又何尝不是一种残酷。与其用暴力的方式展现特殊年代的故事,倒不如演一出那个时代的浪漫爱情,战死沙场并不可怕,怕只怕战争让相爱的人永远都触不可及,这无法触及的爱情甚至比战争本身还要残酷。
赵宝刚导演通过《触不可及》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这故事里有他对爱情的看法和态度,情怀不是来自于家国大义,而是道尽了为何爱情如此凄婉却始终不曾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