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屋
春晚小品 最新小品 赵家班 岳云鹏 笑星大全

首页 > 明星资讯 > 《全球风暴》怎么样

(文/ SELVEN )在最新公布的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上(10.22-24),“全球风暴”在3246馆开画的情况下只收获了 1371万美元,对于一部预算达到1.2亿美元的大制作来说,这个开画成绩可能比电影里的灾难更加致命。 连电影发行方,华纳兄弟的发行主席Jeff Goldstein都不得不承认(回本)需要寄希望于海外市场的表现了(比如中国大陆)。那么向来让观众喜闻乐见的灾难题材的电影,这一回到底出了什么状况呢?
 
 
 “全球风暴”拍摄于2014年,由Dean Devlin(“独立日:卷土重来”制片人,“全球风暴”是他个人指导的第一部院线电影)指导,原定于2016年3月上映。但由于试映反馈表现不佳数度推迟上映日期,期间还经历了大规模补拍,出品方华纳兄弟和Skydance甚至还找来了新的导演Danny Cannon来负责补拍期间的工作(名义上Dean Devlin因为有其他事无法脱身)。即便如此,出品方对于电影的口碑最终也还是信心全无,他们不仅取消了媒体提前场,甚至为了把口碑捂到最后时刻没有安排周四晚间的提前场,这对于一部大制作电影来说是很罕见的。这里插一句,在北美,片方在安排媒体场的同时会给媒体设定一个影评解禁的统一时间,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之前参加放映的媒体不能提前泄露关于影片质量的任何消息,当然前提是这个“解禁时间”要设定在电影上映之前。这其实是一种出品方和媒体博弈权衡下的结果,媒体通过允许片方设定解禁时间来换取提前观影的机会。所以对片方来说,取消媒体场的好处是民众可能不会在“全球风暴”上映前一个礼拜就看到各种口碑扑街的报道,但是取消媒体场这个行为本身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已经意味着质量扑街。果然,在以收集媒体影评为主的网站“烂番茄”上,“全球风暴”遭遇了媒体“报复性”评价,目前为止,在收录45家媒体的情况下,只有差不多一成的媒体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而代表了高声望的“权威媒体”的好评率只有0%。
 
 
 所以质量不佳是“全球风暴”遭遇票房滑铁卢的主要原因吗?Maybe。在下结论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和“全球风暴”无论在类型还是特效制作方面都有极高相似度的另外两部灾难大片“后天”和“2012”的媒体评价,前者在“烂番茄”只获得了45%的好评率,后者更低只有39%,而从代表了观众评价的爆米花指数上看,三部片子几乎处在同一个水平线(50%上下),然而“后天”以6800+万美元的成绩开画,最终收获1.86亿美元,“2012”首周末6500+万美元累计也达到了1.66亿美元,这两部电影巨大的商业成功与“全球风暴”目前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我想,华纳兄弟和Skydance想必也是冲着北美1.5亿级别以上的目标来策划的这个电影项目,不然1.2亿美元的成本根本就无法通过任何可执行度方面的审核。没错,电影本身存在的问题一定是其中一向原因,有观众表示“电影中传达出的好莱坞民主党全球策略的腔调令人作呕”,“全球变暖的话题已经过时”甚至有人因此来嘲讽那些输掉大选的人仍然搞不清楚自己失败的原因。但“全球风暴”低迷的票房表现,尤其是在这种一般情况下首周末口碑还未广泛发酵的情况下,显示更多是观众群体对于这类题材在兴趣上的缺失。
 
 
“ 后天”烂番茄好评率45%
 
“2012”烂番茄爆米花指数与“全球风暴”打平,在今年九月初,华纳兄弟向全美院线发布一封紧急通知,希望院线可以撤换掉印有“Brave the Storm”(经历风雨)slogan字样的海啸版宣传海报,原因来自于美国正在经受多地飓风灾害的袭击,今年9月,飓风“哈维”造成了美国十万间以上的房屋被毁,政府预计的重建费用高达1800亿美元。然而就在此时此刻,“加州历史上最致命、最昂贵的火灾之一”仍然在加州北部地区无情的肆虐,相关报道也是如“家常便饭”一般出现在各大主流媒体头条上。想象一下,不用在电影院里就能经历现实版天灾的你,还愿不愿意买票进入那个黑漆漆的房间去体验“二次伤害”?
 
我一直觉得电影是一种“安全的危险艺术”,因为不管在幕布中发生的故事再黑暗、再恐怖、再残忍、再无情,我们都可以用“这只不过是电影,不是真实的”这句话来化解我们的危机,但如果当挡在电影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那层微妙的“隔板”不再起作用时,会发生什么呢?最近一段时间业界关注到一个现象,讲述天灾人祸的现实题材的电影,往往会无视口碑、演员等因素纷纷面临着商业成绩上的“灾难”。去年Peter Berg两部力作“深海浩劫”和“恐袭波士顿”,前者几乎完美再现了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特别是石油喷发和钻井大火的场面显示出极其考究的制作水平,但预算高达1.1亿美元的“深海浩劫”,最终全球票房只有1.2亿美元,让出品方狮门影业亏损6000万美元!“恐袭波士顿”聚焦曾轰动一时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成本4500万美元,最终全球票房也刚刚跨过成本线,这一回“受伤”的仍然是狮门影业(这两部电影都是由巨星Mark Wahlberg主演)。进入2017年,以政治题材见长的奥斯卡获奖导演Kathryn Bigelow(“拆弹部队”成本1500万美元,全球票房5000万美元)带着描写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种族骚乱的电影“底特律”回归,在影片预算3400万美元的情况下,北美仅收1600万+的票房成绩,受其题材所限,该片在全球市场也注定很难有所作为,商业成绩的低迷让Bigelow无奈提前退出了明年奥斯卡的角逐。另外最近一部正在北美上映的新片“坚强”,由著名影星Jake Gyllenhaal主演,讲述了一位在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中失去双腿的运动员的励志故事,同样遭遇了市场极度的冷遇(全球500万美元,北美不足200万美元),使得Gyllenhaal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前景暗淡了许多。列举出的这几部电影的共同点除了都是由真实的“人灾”改编外,还有什么共同点呢?那就是它们当中没有一部的烂番茄好评度低于80%的(“深海浩劫”83%、“恐袭波士顿”80%、“底特律”82%、“坚强”96%),可以说普遍具备了过硬的质量,但这仍然对于票房表现于事无补。特定类型题材的电影的票房成绩,比如恐袭、灾难和政治正在越来越强烈的受到现实环境的影响,当作品与现实联系越紧密,观众可能越要逃避观看它们。其实不只是在电影界,这一季度的美剧“美国恐怖故事”,也别出心裁的把刚刚过去的大选融入到剧本中,在我看来这是最近几年美恐最具诚意的作品,然而首播收视率就掉了0.8。 
 
当我们每天打开电视机,翻开手机里的新闻客户端,当我们在刷微博、看豆瓣的时候,那些恐袭、灾难的消息、图片甚至视频,都随时有可能冲击着我们的神经。在这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我们不仅可以实时看到各类新闻,而且可以长时间的追踪一条新闻的来龙去脉,我们已经很难像从前一样“事不关己”的靠在电影院舒适的背椅上,去观赏那些正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灾难。在拉斯维加斯案的枪声仍然回荡在美国人的脑海中时,会有多少人愿意把休息的宝贵时间,花费在重新目睹这些痛苦的画面中呢?绝大多数的院线电影,都会用一个带有希望的结局,善意的让观众可以安心的走出影院,但当我们潜意识中不再相信那些善意的结局时,又多少人又愿意为电影最后的“谎言”买单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