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屋
春晚小品 最新小品 赵家班 岳云鹏 笑星大全

首页 > 影评 >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

       (文/珺先生)关于《爱乐之城》歌舞类型继承与革新的讨论已经很多,【虹膜】组织翻译的大卫·波德维尔的文章无疑是其中最专业、全面的解读。国内的讨论除了片中的爵士乐、“迷影”精神之外,也很关心这部电影的重点是不是爱情、配不配得上“神作”的称号?我个人给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爱乐之城》在技术和观赏层面的呈现近乎无可挑剔。只是不少评论赞叹有加的双高潮结局,在我看来有些俗套且疲软。全凭让人眼花缭乱的歌舞致敬段落来弥补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感缺失。因为“如果…就会…”的假设缺乏真正振奋人心的力量。如果他们真的“永远爱着对方”,根本不需要这个假设。一如那首到后面已经重复过多的主题曲《City of stars》。
 

  本片虽然是一部爱情电影,但它的重点或曰有可能真正触动到我们的地方,并不是爱情。导演为观众讲述了一个饱含着欢愉、激情和伤感的励志追梦故事,其中不乏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是好莱坞和美国梦的再一次自我投射,激励着身在沟渠可仍然仰望星辰的人们。

  影片中绝大部分情感交互都来自歌舞,而这些歌舞带着太多“因袭”传统的痕迹。有意思的是男女主角各自的成长和追梦历程却又非常写实并且占据着更多的篇幅。如果就此批评男女主角的爱情缺乏更多的“生活细节”和“情感铺垫”无疑是可笑的,因为我们不能脱离歌舞片来批评歌舞片。
 

  想想影片开头高速路堵车的场景吧:人们下车载歌载舞,旋即又离开。就是在帮观众进入、并且接受歌舞的类型情境。就现实生活和歌舞段落之间的切换穿梭而言,导演剪辑的很好、少有“裂缝”。这要归功于片中男女主角钢琴乐手和演员的职业设定。
 

  可整部电影看下来,比起对爱情本身的讨论,导演似乎更侧重个人成长和艺术追求的命题。这就让结尾的“幻想挽歌”显得薄弱而多余,更像是在强行升华。令人遗憾的是,后两个命题的讨论也相当有限而模糊。在导演的前作《爆裂鼓手》中,男主会因为打鼓而将爱情作为一种障碍加以扫除。到了《爱乐之城》,爱情成为了男女主角塞巴斯蒂安和米娅相互鼓励扶持的重要因素。
 

  钢琴乐手塞巴斯蒂安弹琴时的“光亮”吸引着米娅,小演员米娅自编自导自演的独幕剧也为塞巴斯蒂安所激赏。两人不得志的文艺青年彼此惺惺相惜:塞巴斯蒂安渴望个体表达,但没有现实基础。更糟的是他缺乏团体归宿感,必须在流行音乐团队的同行面前假high。米娅尽管屡次试镜屡次失败可仍然珍惜每一次试镜机会,与此同时和身边的女孩一样,她也一直在等待着属于自己的“someone”。
 

  这对年轻人在对方身上寻得了情感的慰藉,但他们各自对艺术都不坚定,彼此之间也缺乏真正的理解。这种理解的缺乏,最典型的体现就是米娅对于爵士乐的认识。米娅起初不喜欢爵士乐,塞巴斯蒂安帮她“定义”了爵士乐。可笑的是,塞巴斯蒂安后来抛弃了自己的定义,并且声称是为了米娅而改变。这种可怕地“不坚定”堪称灾难,大有“我为你改变了原来的初衷、放弃了原来的梦想”的意思。
 

  塞巴斯蒂安对米娅的欣赏也很模糊。当他开始接受并满足于流行爵士乐团体的巡演时,他进而鼓动米娅跟着自己一起走,因为独幕剧的排练在哪里都可以。比起排练,他们需要更多相处的时间。米娅坚持自己的独幕剧演出,但她再也无法忍受演出的乏人问津和观众的差评,决定回归家庭和稳定生活。
 

  电影里有一个小细节,男女主角正式约会和定情是在一家艺术影院,一起看詹姆斯·迪恩主演的老电影《无因的反叛》。这家叫作亚里托的影院后来倒闭了,暗示了两人最终的结局。抛开老电影本身的故事不谈,光是“无因的反叛”这个名称就很惹人联想了:塞巴斯蒂安之于爵士乐,米娅之于表演都缺少深层次的动因。
 

  另外吐槽一句:如果有姑娘电影开场了才姗姗来迟,并且“十三点”到站在银幕前找我,我一定会假装不认识她,太丢人了!好了我开玩笑的,如果是真喜欢的姑娘,她电影快散场了才来或者把电影院炸了都行。我对艺术还没有那么忠恳,和片中的男女主角一样。
 

  有评论认为《爱乐之城》深刻的展现了爱情的脆弱和遗憾。这要看我们对爱情的定义是什么了。因为“脆弱”和“遗憾”本身就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一段脆弱的情感关系自然而然的瓦解了,有什么好遗憾的呢?千百年来,我们如此热衷于谈论和向往爱情,是因为坚信它和艺术一样具有某种奇特的力量。
 

  弹琴的时候要有光,谈情的时候也一样。只是这光亮不该因为无人欣赏,便就地熄灭,它是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我没有在《爱乐之城》看到这种渴望,尽管我不否认它让人欢愉和激励的功效。

 
分享: